國立生理科學研究所、國立自然科學研究所和北里大學的一個合作研究小組發現,諾如病毒在小鼠體內有兩種結構,通過在這些結構之間切換,可以感染細胞。

 諾如病毒是病毒性急性胃腸炎的主要致病病毒,在世界範圍內流行,並在日本引起了多次暴發,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然而,由於能夠培養諾如病毒的細胞非常有限,而且對該病毒的結構知識也知之甚少,因此仍然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或疫苗。

 因此,研究小組使用一種稱為低溫電子顯微鏡的設備詳細研究了諾如病毒顆粒的結構。結果發現,小鼠諾如病毒具有同種的兩種不同的顆粒結構。 發現這兩種結構在改變溶液的 pH 值和金屬離子(如鈣)的濃度之間切換。實驗表明,一種是不易受到細胞感染的非感染性結構,另一種是感染性結構。

 研究小組將這兩種結構的存在歸因於避開了免疫系統。諾如病毒通過動物的嘴侵入,未經消化就通過胃,感染小腸細胞。因此,人們認為,非感染性結構通常會欺騙這種免疫系統接近目標小腸的細胞,最終轉化為感染性結構進行感染。

 這一次,人類諾如病毒的兩種結構首次在同一株(GII.2株)中得到證實,但結構如何轉換仍是未知數。未來的研究有望闡明人類諾如病毒的結構變化和感染機制,從而促進治療藥物和疫苗的開發。

論文信息:【PLOS病原體】形成域的動態旋轉增強諾如病毒的傳染性

北里大學

作為綜合性生命科學大學的三個領域的綜合方法

北里大學擁有醫院、研究所、大學院、專門學校等各種組織,並以有機的“知識”網絡逐步開拓生命科學的前沿。闡明生命現象的三個領域,“進行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領域”,“與動物、植物和環境有關的領域”,“人類生命和健康[…]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