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女子大學的 Seika Mito(一年級博士生)和 Yoichi Yusa 教授發現了兩種海蛞蝓的大規模自切和再生。這些海蛞蝓在自動切割包括心臟在內的後體(佔總重量的 1% 以上)後,幾乎完全從顱側再生。

 自割是指尾巴、腿等身體末端部位被自願切除的現象,自割後往往會再生。儘管有些動物可以完全再生其分裂的身體,但目前還沒有一種具有復雜身體結構的動物能夠在完全失去身體部位(包括心臟)後生存和再生。

 海蛞蝓是一種罕見的動物,它們將海藻的葉綠體融入到體細胞中,並利用它們進行光合作用。在這項研究中,15 只室內飼養的蝸牛中有 5 只和 1 隻野生採集的其他物種的蝸牛在脖子上自我撕裂。脫離的身體對刺激有反應,心臟在跳動,但並沒有再生,而相對年輕的個體的頭部卻在積極地四處活動和進食,一周左右的時間包括心臟在內的身體就開始再生了,差不多了。大約1週後完全再生。

 在寄生有橈足類動物(copepoda)的 82 隻黑綠貽貝中,有 3 只也觀察到類似的自切/再生。橈足類進入海蛞蝓體內抑制產卵,但自體橫斷的黑綠蝸牛將這些橈足類完全排出體外,並在一周左右開始心臟再生。六十四個未受感染的個體沒有進行自體切除。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自我截斷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避免捕食,而是為了消除抑制產卵的寄生蟲,因為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做到。未來,通過推進自體解剖和再生能力的研究,有可能為未來的再生醫學和動物光合作用領域做出貢獻。

論文信息:【當代生物學】光合海蛞蝓的極端自切和全身再生

奈良女子大學

做一個有尊嚴有光澤的女領袖

奈良女子大學的前身是1909年開辦的“奈良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目前,我們擁有文學院、理學院、生活環境學院和工學院三個學院,佈局合理。事件 […]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