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觀察物質時,物質的外觀會根據光的能量(顏色)而變化。同樣,當使用電子觀察物質時,物質的外觀會因電子的能量而發生很大變化。因此,要詳細了解物質,就需要在改變光和電子能量的同時,觀察物質外觀的變化。這就是光譜顯微技術。
這一次,東京理科大學等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技術,通過一種新方法實現了具有寬動態範圍的光譜電子顯微鏡,這很難投入實際使用。

 在以往的方法中,一邊改變單色電子束的能量一邊照射進行觀察,但在新方法中,使用單色電子束照射物質時產生的二次電子作為束源。已經進行了思考。由於二次電子具有較寬的能量分佈,因此只需設計測量模式和數據的數理統計處理,就可以一次在較寬的能量範圍內進行測量。

 為了實現這項技術,問題在於去除二次電子中包含的背景信號,為此我們應用了天文學發展起來的四點測量方法,準確地獲得了微弱的恆星信號。還證實,經統計處理後的實測值與理論值吻合較好。

 可以說,這項技術對於納米薄膜的研究非常重要,納米薄膜通常很難檢測到它們的存在,而且很難保證大面積的質量均勻性。

論文信息:[Nature Communications] 用於納米材料表徵的虛擬襯底方法

東京理科大學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