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如何改變的

 即使在對人的能力和學術能力進行了穩定的實證研究的美國,大學本身的改革也被推遲了。許多主要大學在 1990 年左右開始進行教育改革,例如引入主動學習。由於大學的普及,本科教育被認為是高等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應該強調教育而不是研究。當時日本經歷了泡沫經濟的破滅,但對教育仍有信心。在以優勢為榮的中小學教育中,裕取教育風起雲湧,大學改革被推遲。

 震撼日本的是 2003 年的 PISA 衝擊。 在 2000 年開始的第二次調查中,人們普遍認為日本的學術水平出乎意料地低。其實第一次很糟糕,但媒體也忽略了。這項調查詢問了所謂PISA式的學術能力、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表明日本在此之前一直忽視改革。 TIMS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像 PISA 一樣不需要實際使用,仍然有優勢,但也明顯低於 2 年代。我想你們都知道,對余地的批評已經從這方面浮出水面,並且已經到了現在。

 離開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後,我在日本女子大學只呆了五年,然後又搬到了大阪大學,然後又去了關西,在此期間,我每年都多次擔任教育部委員。5年代初,我因批評裕取教育而被當時的教育部幹部清洗,暫時與教育部的行政無關,他發起了高等教育支援制度開發中心(現高等教育研究發展促進中心)為發展宗旨,1998年兼任該中心主任。該中心以斯坦福大學的 Derek Bok 中心為藍本。除了FD(Faculty Development)*5和主動學習等對日本大學有強烈反感的教學方法外,他們還對大學教育課程和評估體系進行了研究和開發。..然而,直到 2000 年代,京都大學乃至整個日本大學才開始認真致力於教育改革。

  1. 1
  2. 2
  3. 3
  4. 4
  5. 5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