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0
大阪大學開發催化劑技術從廢物和水中產生氫氣
11月24日,由大阪大學太陽能化學研究中心的Kiyoomi Kaneda教授和基礎工學研究生院的Takato Mitsuru副教授組成的研究小組從工業廢物氫矽烷和水中高效地制氫。它已成功開發出一種金納米顆粒催化劑。
氫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能源之一,因為它在燃燒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作為安全輸送氫的方法,研究了吸附在金屬上的儲氫物質(可以儲存和釋放氫的物質),但工業廢物中的氫矽烷作為儲氫物質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一次,研究小組將重點放在氫矽烷作為廉價且安全的儲氫材料的潛力上。通過開發以納米單位控制結構的高功能金納米粒子催化劑,我們成功地從水和工業廢物的氫矽烷TMDS和PMHS中高效提取氫。此外,利用易於從反應溶液中分離的固體催化劑,我們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可以通過將催化劑移入和移出反應溶液來控制氫的產生。
該催化劑體係不需要熱量等任何外部能量,在室溫和大氣中很容易產生大量氫氣。此外,由於它由氫矽烷、水和催化劑組成,與通過加壓儲存氫氣的傳統鋼瓶相比,它具有極小、重量輕且易於攜帶的優點。
未來,作為下一代氫載體系統(便攜式氫發生器),可以隨時隨地輕鬆提取所需的氫能,可作為災難和戶外等緊急情況下的便攜式電源使用。有望投入實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