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應義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人工智能(AI)技術,可以根據單次心電圖即時判斷患者是否需要插管,準確率達到 1% 或更高。

 當心肌梗塞發生時,血管被堵塞,血流停止,心肌壞死進展。為了治療這種情況,重要的是盡快進行導管治療以恢復堵塞血管的血流。

 及時診斷對於縮短從發病到開始導管插入術的時間是必要的。然而,導管插入術(將細管從四肢動脈插入心臟附近以投射受影響區域的圖像)存在風險,不能對所有主訴胸痛的患者盲目進行。另一方面,醫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結合病史和各種檢查結果來做出全面診斷,因此存在血流恢復延遲的缺點。

因此,該研究小組接受了挑戰,開發一種通過心電圖進行診斷的技術,該技術易於執行且只需幾分鐘。該AI學習了過去曾到慶應義塾大學醫院急診科就診的1萬名患者的心電圖數據以及是否實際對其進行了導管治療,確認可以判斷是否需要導管治療。

看醫生後即可進行心電圖檢查,幾分鐘內即可得出結果。通過將該技術融入心電圖儀中,將可以快速準確地自動確定是否需要導管治療並向醫生提出建議。這一成就預計將有助於減少心髒病(日本第二大死因)的死亡人數,並延長健康預期壽命。

論文信息:[PLOS ONE] 人工智能通過 12 導聯心電圖預測急診患者的緊急血運重建需求

慶應義University大學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