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城大學、國立自然科學研究院天體生物學中心和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調查了漫畫、動畫和媒體混合等流行文化對大學生對天文學和宇宙科學術語的認識和理解的影響。

 這項調查針對茨城大學「宇宙學史 II」課程的 234 名學生進行。我們研究了 10 個科學術語(四組):“大爆炸、暗物質、超新星、黑洞;系外行星、隼鳥探測器、天體生物學;多元宇宙、平行宇宙(世界);現代物理學中的以太。”

 分析顯示,科學術語的初始來源中近三分之二是教育內容(課堂、科學博物館、展覽/活動、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書籍、線上等),其餘三分之一中近一半是流行文化來源,如動漫、電影、漫畫、小說和媒體混合。對於多元宇宙和平行宇宙(世界),以流行文化為第一資訊來源的人的比例很高,而對於天體生物學,這一比例為 3%。

 此外,當使用容易被過度解讀的術語時,例如“暗物質”,當流行文化作為資訊來源時,科學理解程度低於使用教育內容。另一方面,即使是從流行文化中獲得的知識,例如多元宇宙和平行世界,對於表達意義有限的術語,也表現出與教育內容相當的理解水平。

 未來,該小組計劃分析與學生成績等資訊的關係,考慮到流行文化和新舊媒體的負面影響,並致力於創作讓學習科學和天文學變得有趣的教材。

*多啦 A 夢、七龍珠、天元突破、奇異博士 / 瘋狂多元宇宙、蜘蛛人:平行宇宙等。

參考:【茨城大學】流行文化對天文學及天體物理學術語獲取的影響——「別只盯著這個看,好好學習吧!」這樣說對嗎? -

東京大學

明治10年成立。日本歷史最悠久、日本知識最前沿的大學

東京大學成立於 1877 年(明治 10 年),由東京開成學校和東京醫科大學合併而成。自成立以來,它作為日本領先的大學和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學術中心,以世界獨特的方式發展教育和研究。因此,在廣泛的領域中產生了許多人力資源,並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

茨城大學

植根於茨城大地,我們的目標是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做出貢獻,並繼續培養優秀的人力資源。

茨城大學成立於1949年(昭和24年),由水戶高中、茨城師範學校、茨城青年師範學校、多賀專門學校合併而成。作為一所以社區為基礎的大學,我們的目標是為促進當地的教育、研究、藝術、文化和工業做出貢獻,並繼續在當地和國際社區中培養人才 […]。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