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大學助理教授辻健二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使用由大鼠腎細胞製成的「微型腎臟(腎類器官)」來評估藥物對腎臟影響的方法。
對於服用小林製藥株式會社的「紅麴膽固醇助劑」等補充劑後出現腎臟問題的人的問題,先前的研究表明,服用「紅麴膽固醇助劑」可能會損害腎小管或引起腎小管發炎。但其確切原因尚未闡明,因此,作為快速而準確的評估方法,使用在試管中複製人體腎臟結構的「微型腎臟」來檢查「紅麴膽固醇幫助」對腎臟的影響。
當在微型腎臟中添加曾被報導對健康造成損害的產品批次「紅麴膽固醇助劑」時,觀察到了變化,包括腎小管細胞壁變薄、管腔結構破裂以及管腔內壞死細胞積聚。這與使用順鉑(一種對腎臟有高毒性的抗癌藥物)所造成的損害相同。這些結果證實,特定批次的紅麴膽固醇幫助產品對小腎臟有毒性。人們認為,這種補充劑中的成分可能直接損害腎細胞,導致腎臟損傷。
未來,透過利用據報道在含有損害訊息的批次中被檢測出的化合物「puvellic acid」進行進一步分析,可能會進一步闡明腎臟損害的原因。
此外,隨著該評估方法研究的不斷深入,有望實現不進行動物試驗即可評估食品和藥品安全性的目標。希望該成果能夠從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動物保護「3R」(減少、替代、細化)的角度得到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