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理科大學、昭和大學和京都工業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發光手術紗布”,這種紗布穿過人體組織後會發出明亮的光芒,而且耐用性很強。可有效防止手術紗布遺留及作為內視鏡手術的引導。
內部手術紗布用途廣泛,包括止血和準備受污染的手術區域。另一方面,殘留組織在體內流失的問題也很多,因此需要透過紗布計數或含有X射線造影線的紗布來確認有無殘留組織。然而,這些手術給外科醫生和護士帶來了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同時也帶來了患者暴露在X射線下的問題。
隨後,研究團隊利用吲哚菁綠 (ICG)(一種用於醫療環境的近紅外線發光染料)開發出了一種「發光手術紗布」。這種紗布可以透過正在成為機器人和腹腔鏡手術標準設備的螢光成像系統(FIS)清晰地觀察內部器官組織,並可用於防止手術後紗布遺留以及引導手術的進展。此外,紗布中未觀察到ICG洩漏,且紗布材料已獲準用於人體,因此適用於多種醫療器材。
與一般棉質紗布不同,發光手術紗布即使位於內部組織後面,只要厚度約10毫米,也可以即時定位。試驗性臨床應用已經開始,在 14 例使用螢光紗布的腹腔鏡和機器人輔助手術中,有 7 例在 FIS 影像下比在白光下更快地檢測到紗布。
發光手術紗布的使用有望使手術過程更加安全、準確,為手術進展提供視覺引導,減少手術後尋找紗布所需的時間和精力,並減少含有X射線造影線的紗布所需的輻射暴露。
論文信息:【Langenbeckʼs Archives of Surgery】吲哚菁綠染色紗布引導微創手術定位解剖標誌並防止紗布殘留:一項先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