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和東京農工大學等的研究小組發現了腸道細菌,它可以將糖(蔗糖)轉化為一種名為難消化胞外多醣(EPS)的膳食纖維類物質,從而防止蔗糖引起的肥胖。

 高蔗糖飲食是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另一方面,腸道細菌可以利用這些糖作為能量來源,並透過糖代謝產生難消化的多醣體EPS。 EPS透過同化細菌(利用EPS生長或獲取能量的細菌)轉化為短鏈脂肪酸,有助於宿主的代謝益處。

 研究團隊隨後在人體腸道細菌中尋找高產EPS的細菌,並鑑定出唾液鏈球菌(S. salivarius)。當檢查唾液鏈球菌以蔗糖為底物產生的EPS(SsEPS)時,發現它是一種類似膳食纖維的不可消化多醣。我們也證實,當添加 SsEPS 時,卵形擬桿菌 (B. ovatus) 和多形擬桿菌 (B. thetaiotaomicron)(它們是人類腸道中的優勢菌種)會生長並產生短鏈脂肪酸。

 接下來,使用肥胖小鼠模型檢查了 SsEPS 的效果。此外,當給定植了SsEPS產生菌和同化菌(B. ovatus和B. thetaiotaomicron)的模型小鼠長期飼餵蔗糖時,發現腸道中EPS產生增加,體重增加受到抑制,短鏈脂肪酸濃度增加,血糖水平等代謝參數得到改善。

 這些結果表明,EPS產生菌不僅透過將蔗糖轉化為EPS來抑制宿主的糖吸收,而且EPS利用菌還可以利用合成的EPS產生短鏈脂肪酸,改善腸道環境並預防蔗糖引起的肥胖。

 希望這項發現能夠促成預防和治療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新方法的開發。

論文信息:[Nature Communications] 嗜蔗糖腸道微生物透過產生胞外多醣來預防宿主肥胖

京都大學

本著“自重自重”的精神,培育自由的學術傳統,開闢創造性學習的天地。

以自學為座右銘,繼續保持不受常識束縛的自由學術傳統,培養兼具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它提供了一個包容性的學習空間,允許多樣化和分層的選擇,以便學生自己可以通過有價值的嘗試和錯誤來選擇一個堅實的未來。 […]

東京農工大學

致力於建設一個基於未來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社會

東京農工大學是一所國立理工大學,由農學部和工學部組成。通過尊重自由和多樣性的學習和實踐,我們深化科學探究,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好奇心,培養他們在科學技術和商業世界中活躍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社會建設的新思路和[…]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