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大學、北海道大學及森林產品綜合研究所的研究小組對中琉球群島特有的奄美兔、長毛鼠和刺鼠等物種進行調查後發現,各島嶼上種群分離的順序和時間因物種而異。

 中琉球群島(琉球群島的中部)生物群落的高度特有性與琉球群島悠久的地理歷史有關,自其脫離大陸以來已持續了數百萬年。但是,奄美兔、長毛鼠、刺毛鼠等陸生哺乳動物在中部琉球群島的棲息時期,以及各島嶼族群之間的親緣關係,仍有許多未知數。本次研究中,研究小組利用全基因組遺傳分析技術,調查了居住在中部琉球群島的人群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對於每個物種來說,島嶼族群在基因上都是獨立的譜系,但它們在不同順序和不同時間分化。在棘鼠類中,沖繩島族群是遺傳上最疏遠的,2多萬年前就與其他兩個島嶼上的族群分離了。據估計,奄美大島和德之島的人口至少在一百萬年前就分開了。

 另一方面,據估計,各島上的奄美兔(奄美大島和德之島)和長毛鼠(奄美大島、德之島和沖繩島)種群在中更新世(約12萬至78萬年前)期間分離。德之島的長毛鼠具有獨特的特色,據發現,它是由過去奄美大島和沖繩島的種群合併形成的。此外,對於每個物種來說,奄美大島上的族群都比其他島嶼保持了更高的遺傳多樣性。

 本研究的發現對於了解這些瀕危物種的演化和族群歷史以及考慮未來的保育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信息:[哺乳動物研究] 晚中新世以來島嶼種群動態:中琉球群島特有的 3 個屬(Pentalagus、Diplothrix 和 Tokudaia)哺乳動物物種的比較系統地理學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