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3
成功生產日本獼猴iPS細胞 京都大學
京都大學等研究小組通過與京都大學 iPS 細胞研究與應用中心的聯合研究,成功地從日本猴子皮膚的培養細胞中產生了 iPS 細胞。日本猴iPS細胞的培養方法和特性與人類iPS細胞基本相似,成功選擇性誘導分化為神經乾細胞,神經乾細胞是神經細胞的來源。
日本獼猴是日本特有的,是世界上除人類外最北端的靈長類動物。半個多世紀以來對日本獼猴行為、社會和生態的實地觀察不僅成為日本靈長類動物學的基石,而且日本獼猴先進的認知和運動功能也為神經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然而,針對“日本獼猴的特徵是如何形成的?”的問題,發育生物學的認識和分子由於胚胎解剖和基因改造等外科實驗的倫理和技術限制,其機制的闡明被延遲。
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專注於利用iPS細胞技術,而這一次,我們成功地生產了日本猴iPS細胞,它基於人和小鼠iPS細胞的專有技術。此外,我們成功地從iPS細胞中選擇性地誘導出神經乾細胞,證明日本獼猴iPS細胞可以為研究腦神經發育提供一個簡單的實驗系統。
通過使用日本獼猴的iPS細胞,可以在細胞培養水平上進行個體難以實驗的胎兒發育和基因改造研究。預計日本獼猴iPS細胞將成為從基因和細胞的角度對野外研究和神經科學已經闡明的日本獼猴特徵進行更深入研究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