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5
京都大學闡明兒童可愛程度的評價隨著“什麼樣的性格”的信息而變化
京都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助理教授高松玲奈和久住隆史教授,以及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研究科人間科學研究科教授入戶野宏透露,關於孩子性格的信息會影響他們對孩子可愛程度的評價和對孩子的渴望。照顧。底部。
為什麼本應讓大人認為他們可愛並增加他們需要照顧的孩子卻被當作受虐兒童而犧牲?在這一組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以確定外貌(性格信息)以外的因素是否與兒童的可愛程度、印象和需要照顧有關。
在實驗1中,20名40~72歲的女性參加,根據孩子的臉部照片評價可愛度和印像後,在孩子的臉上附加性格信息,再次評價可愛度和印象。結果,即使長得一樣,性格好的孩子被評價為可愛,性格不好的孩子被評價為可愛。此外,當可愛的感覺減少時,護理需求也會減少。
在實驗二中,2 名 20 到 40 歲的女性參與,在對孩子們的面部照片進行與實驗一相同的處理後,根據孩子們原來長相的可愛程度分為 108 組,一周後,再次詢問相同的項目。評估。結果,與實驗 3 一樣,與實驗 1 一樣,無論最初的外貌可愛程度如何,可愛、友善和聰明的評價在有利的人格條件下都會增加,而在不利的人格條件下每個評價都會下降。。此外,不良性格信息的負面影響在一周後繼續影響可愛度評價,與最初的可愛度無關。
這項研究可以說是證明“可愛不只是外表”的實驗結果。例如,有人提出,傾向於消極地看待孩子行為的看護者會覺得他們的孩子很可愛,並且他們照顧孩子的願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