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毒蛇中毒)在世界各地農村地區都很常見,每年影響250萬人,其中40萬人遭受後遺症,8萬人死亡。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查韋斯·薩納布里亞·路易斯·費爾南多領導的研究小組調查了蛇咬傷、貧困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並發表在電子雜誌《科學進展》上。

雌性白腹鷸 (Terciopero) *來源

雌性白腹鷸 (Terciopero) *來源

由於蛇是變溫動物,它們的行為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例如,據報導,全球變暖會增加蛇的捕食壓力,這可能與人類的蛇咬傷事件有關。該研究小組還關注氣候變化與貧困之間的聯繫,因為熱帶地區發現的許多寄生蟲和細菌感染都與貧困有關。

研究小組對 2005 年至 2013 年間哥斯達黎加報告的蛇咬傷病例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哥斯達黎加的氣候是由厄爾尼諾南方濤動 (ENSO) 驅動的,蛇咬傷發生率的變化也與 ENSO 有關。此外,它往往在高溫持續後發生,在降雨量較多的一年後往往會明顯減少,發現發生的頻率更高。這些結果表明,蛇咬傷與許多熱帶疾病一樣,更容易發生在貧困人群中,並且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資料來源:【長崎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Chavez Sanabria Luis Fernando在電子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蛇咬傷與氣候變化關係的論文

大學學報在線編輯部

這是大學期刊的在線編輯部。
文章由對大學和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識和興趣的編輯人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