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
東京大學頑固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患者腸道細菌異常的闡明
由東京大學服部祥平教授、麻布大學森田英俊教授、順天堂大學三宅幸子教授、國立神經病學和精神病學中心(NCNP)神經病學研究所山村隆史所長組成的合作研究團隊頑固性神經系統疾病 我們對多發性硬化症(MS)患者的腸道細菌進行了調查並闡明了異常情況。 MS是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有可能與飲食西化引起的腸道菌群異常有關。
MS是一種頑固性疾病,可引起視力障礙、四肢麻痺、感覺障礙、高級腦功能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隨著反复復發,神經病變逐漸進展。雖然它在日本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疾病,但在過去的 30 年裡,患者人數從大約 1000 人增加到近 2 人,增加了 10 多倍。背景可能有一些環境變化,但原因尚不清楚。
近年來,有人指出腸道細菌可能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研究小組假設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導致患者數量增加,並分析了 MS 患者的腸道菌群。對 20 名反復出現症狀(復發)和消退(緩解)的日本複發緩解型患者在復發期間進行腸道細菌檢查,並與健康日本人相比,腸道細菌的多樣性是健康的。其中,19種細菌減少,2種細菌增加,梭菌屬顯著減少。
研究團隊表示,此次發現的腸道菌群異常與MS的病理生理有何關聯,是未來的課題。此外,通過推進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較,有望加深對自身免疫病理與腸道菌群關係的認識,從而有助於闡明病理狀況、診斷和開發治療方法。
研究成果於 2015 年 9 月 15 日發表在 PLOS ONE 網絡版上。